> 文章列表 > OSPF基础配置实验

OSPF基础配置实验

OSPF基础配置实验

目录

一、实验要求与拓扑结构

1、实验要求

2、提前规划好的网段以及拓扑结构如下图

二、实验步骤 

1、给各个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配ip

2、运行ospf协议并划分区域


一、实验要求与拓扑结构

1、实验要求

首先划分区域,蓝色区域为Area 0,黄色区域为Area 1

为了掌握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和原理,我们需要在AR1、AR2、AR3上运行OSPF协议,从而相互获取到路由信息

2、提前规划好的网段以及拓扑结构如下图

二、实验步骤 

1、给各个路由器的每个接口配ip

AR1

[r1]int 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 1.1.1.1 24
[r1-LoopBack0]q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2.0.0.1 24

AR2、AR3重复上面的操作即可......

2、运行ospf协议并划分区域

划分区域这里呢,我们并不是将某台路由器直接划分到某个区域,而是按照接口来划分,因为这样区域划分会变得很灵活,比如AR2,左边的g0/0/0接口在Area 0,右边的接口在Area 1,我们按照接口划分就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AR2上的环回接口如何划分呢?其实划分到哪一个接口都是可以的,我们就把它划分到Area 0吧

AR1:

运行ospf协议,并写上router-id,因为是第一个配的,随便写,不会重复

[r1]ospf 1 router-id 1.1.1.1

再创建区域0

[r1-ospf-1]area 0
[r1-ospf-1-area-0.0.0.0]

然后和rip协议一样,需要宣告才能激活接口和发布路由,但不同点是ospf宣告的网段后面要跟上反掩码,即由连续的0和连续的1组成,0对应位不可变,1对应位可变。可以进行范围宣告也可以进行精准宣告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1.1.1 0.0.0.0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2.0.0.0 0.0.0.255

AR2:

运行ospf协议,并写上router-id

[r2]ospf 1 router-id 2.2.2.2

先创建Area 0,将接口g0/0/0和环回接口划分到Area 0中

[r2-ospf-1-area-0.0.0.0]network 12.0.0.0 0.0.0.255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们在刚把接口g0/0/0划分到Area 0之后,立马就显示出很多东西,可以观察到这几个状态:Init->2way->Extart->Exchang->Loading->Full,我们知道这正是ospf的状态机,当到达Full状态的时候,就标致着邻接关系的建立

[r2-ospf-1-area-0.0.0.0]network 2.2.2.2 0.0.0.0

继续创建Area 1,并将接口g0/0/1划分到Area 1中

[r2-ospf-1]area 1
[r2-ospf-1-area-0.0.0.1]network 23.0.0.0 0.0.0.255

AR3:

同样的操作,将AR3划分到Area 1

[r3]ospf 1 router-id 3.3.3.3
[r3-ospf-1]area 1
[r3-ospf-1-area-0.0.0.1]network 23.0.0.0 0.0.0.255
[r3-ospf-1-area-0.0.0.1]network 3.3.3.3 0.0.0.0

最后ospf就配置好了,我们可以通过命令去查看一下通过ospf学习到的路由

[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ospf

可以看到,AR1通过ospf学习到了它之前不知道的网段信息,那就配置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