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logging模块

logging模块

logging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欢迎关注博主 Mindtechnist 或加入【Linux C/C++/Python社区】一起探讨和分享Linux C/C++/Python/Shell编程、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嵌入式AI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logging模块


专栏:《python从入门到实战》


日志级别

五个级别逐渐升高

import logging  
"""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修改日志级别format='%(asctime)s %(filename)s[line:%(lineno)d] %(levelname)s %(message)s',  datefmt='%a, %d %b %Y %H:%M:%S',  filename='/tmp/test.log',  #输出到文件,而不再是输出到终端 – 默认追加模式filemode='w') #修改写入文件的模式
"""
logging.debug('debug message')  #5个日志级别
logging.info('info message')  
logging.warning('warning message')  
logging.error('error message')  
logging.critical('critical message')  

输出:

WARNING:root:warning message
ERROR:root:error message
CRITICAL:root:critical message

可见,默认情况下Python的logging模块将日志打印到了标准输出中,且只显示了大于等于WARNING级别的日志,这说明默认的日志级别设置为WARNING(日志级别等级CRITICAL > ERROR > WARNING > INFO > DEBUG > NOTSET),默认的日志格式为

日志级别:Logger名称:用户输出消息。

修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

可在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可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后边会具体讲解handler的概念),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f=open(‘test.log’,‘w’)),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format参数中可能用到的格式化串:
%(name)s Logger的名字
%(levelno)s 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 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 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 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 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 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 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 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er对象

上述几个例子中我们了解到了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gging.warning()、logging.error()、logging.critical()(分别用以记录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logging.basicConfig()(用默认日志格式(Formatter)为日志系统建立一个默认的流处理器(StreamHandler),设置基础配置(如日志级别等)并加到root logger(根Logger)中)这几个logging模块级别的函数,另外还有一个模块级别的函数是logging.getLogger([name])(返回一个logger对象,如果没有指定名字将返回root logger)。
通过logger对象,可以实现既输出到屏幕,又打印到文件。

import logging# 创建一个logger对象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 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写入日志文件
fh = logging.FileHandler('test.log')
# 再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输出到控制台
ch = logging.StreamHandler()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fh.setFormatter(formatter)
ch.setFormatter(formatter)logger.addHandler(fh) #logger对象可以添加多个fh和ch对象
logger.addHandler(ch)
logger.setLevel(“DEBUG”)#上面的内容都是设置logger,可以封装在一个文件或者一个函数中,该函数返回一个logger供外部使用logger.debug('logger debug message')
logger.info('logger info message')
logger.warning('logger warning message')
logger.error('logger error message')
logger.critical('logger critical message')

logger是一个树状的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表示创建一个根用户
logger1 = logging.getLogger(“mlogger”)创建了一个子用户
logger2 = logging.getLogger(“mlogger”) 子用户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logger1.lef”) 子节点
如果创建多个同名子用户(树节点),如果我们设置某一个子用户的属性,实际上所有同名子用户属性都会相应设置,因为多个同名子用户指向的是同一个节点。比如上面logger1和logger2指向的都是同一个mlogger,它们俩设置某一个的属性,相当于设置mlogger。
子结点在打印的时候,会往上找,如果父节点也在打印,子结点会把父节点的信息再打印一次。
例:创建两个同名logger对象

logger1 = logging.getLogger('mylogger')
logger1.setLevel(logging.DEBUG)logger2 = logging.getLogger('mylogger')
logger2.setLevel(logging.INFO)logger1.addHandler(fh)
logger1.addHandler(ch)logger2.addHandler(fh)
logger2.addHandler(ch)logger1.debug('logger1 debug message')
logger1.info('logger1 info message')
logger1.warning('logger1 warning message')
logger1.error('logger1 error message')
logger1.critical('logger1 critical message')logger2.debug('logger2 debug message')
logger2.info('logger2 info message')
logger2.warning('logger2 warning message')
logger2.error('logger2 error message')
logger2.critical('logger2 critical message')

这里有两个个问题:
1、我们明明通过logger1.setLevel(logging.DEBUG)将logger1的日志级别设置为了DEBUG,为何显示的时候没有显示出DEBUG级别的日志信息,而是从INFO级别的日志开始显示呢?
原来logger1和logger2对应的是同一个Logger实例,只要logging.getLogger(name)中名称参数name相同则返回的Logger实例就是同一个,且仅有一个,也即name与Logger实例一一对应。在logger2实例中通过logger2.setLevel(logging.INFO)设置mylogger的日志级别为logging.INFO,所以最后logger1的输出遵从了后来设置的日志级别。
2、为什么logger1、logger2对应的每个输出分别显示两次?
这是因为我们通过logger = logging.getLogger()显示的创建了root Logger,而logger1 = logging.getLogger(‘mylogger’)创建了root Logger的孩子(root.)mylogger,logger2同样。而孩子,孙子,重孙……既会将消息分发给他的handler进行处理也会传递给所有的祖先Logger处理。
如果把# logger.addHandler(fh)和# logger.addHandler(ch) 注释掉,会采用默认方式,即标准输出方式。因为它的父级没有设置文件显示方式,所以在这里只打印了一次。
孩子,孙子,重孙……可逐层继承来自祖先的日志级别、Handler、Filter设置,也可以通过Logger.setLevel(lel)、Logger.addHandler(hdlr)、Logger.removeHandler(hdlr)、Logger.addFilter(filt)、Logger.removeFilter(filt)。设置自己特别的日志级别、Handler、Filter。若不设置则使用继承来的值。
关于logger
logging库提供了多个组件:Logger、Handler、Filter、Formatter。Logger对象提供应用程序可直接使用的接口,Handler发送日志到适当的目的地,Filter提供了过滤日志信息的方法,Formatter指定日志显示格式。
Logger是一个树形层级结构,输出信息之前都要获得一个Logger(如果没有显示的获取则自动创建并使用root Logger,如第一个例子所示)。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返回一个默认的Logger也即root Logger,并应用默认的日志级别、Handler和Formatter设置。
当然也可以通过Logger.setLevel(lel)指定最低的日志级别,可用的日志级别有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gging.WARNING、logging.ERROR、logging.CRITICAL。
Logger.debug()、Logger.info()、Logger.warning()、Logger.error()、Logger.critical()输出不同级别的日志,只有日志等级大于或等于设置的日志级别的日志才会被输出。
Filter过滤
限制只有满足过滤规则的日志才会输出。
比如我们定义了filter = logging.Filter(‘a.b.c’),并将这个Filter添加到了一个Handler上,则使用该Handler的Logger中只有名字带 a.b.c前缀的Logger才能输出其日志。

 filter = logging.Filter('mylogger') logger.addFilter(filter)

这是只对logger这个对象进行筛选,如果想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筛选,则:

filter = logging.Filter('mylogger') 
fh.addFilter(filter)
ch.addFilter(filter)

这样,所有添加fh或者ch的logger对象都会进行筛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