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信息系统综合笔记

信息系统综合笔记

信息系统综合笔记

一、信息的定义和属性

1、信息概念

本体论信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知论信息:主体对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

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地转化为认知论信息,为其后地决策提供依据。

2、信息的质量属性

  信息的价值取决于其质量属性,包括:

  • 精确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 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包括所有重要事实
  • 可靠性: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以信任的
  • 及时性:信息获取时刻距事情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 经济性:获取信息的成本
  • 可验证性:信息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
  • 安全性: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

二、信息化

1、企业信息化

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产制造,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2、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

3、电子商务

B2B,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及信息的交易

B2C,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

C2C,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电子商务交易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实体店提货或者享受服务。

三、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1、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设计)、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

可总结为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及消亡4个阶段。

2、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把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按顺序完成。

       优点: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再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底

原型法

原型法认为很难一下子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地情况下,首先不要求一定要对系统做全面、详细地调查、分析,而是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地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地最终系统需求。

特点:(1)实际可行 (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面向对象方法

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如下:

  • 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
  • 对象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的,其属性反映了对象的数据信息特征,而操作则用来定义改变对象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方式
  • 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
  • 对象可以按其属性来归类
  • 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可达到软件(程序和模块)复用的目的。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的原则

  • 快速迭代
  • 讨论需求分析并确定优先级
  • 编写可测试的需求文档
  • 多沟通,尽量减少文档
  • 做好原型
  • 及早考虑测试

四、IT战略

IT Strategy,ITS,在诊断和评估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争取企业以最合适的规模,最合适的成本 ,去做最合适的信息化工作。

IT战略规划(IT Strategic Planning)包括两个部分:IT战略(IT Strategy)的指定和信息技术行动计划(IT Action Plan)的制定。

IT战略由以下部分组成:

1、使命 

2、远景目标

3、中长期目标

4、策略路线与战略要点

IT战略规划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步骤:

1、业务分析

2、评估现行系统

3、识别机会

4、选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