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基础认识

  • 1. 注释
  • 2. 变量
    • 2.1 变量命名规则
    • 2.2 变量的类型
    • 2.3 不同类型之间的运算规则
    • 2.4 变量的输入和输出
      • 2.4.1 print 函数使用
      • 2.4.2 input 函数使用
    • 2.5 变量的类型转换
  • 3. 分支语句
    • 3.1 判断的定义
    • 3.2 if 判断语句基本语法
    • 3.3 else 处理条件不满足的情况
    • 3.4 逻辑运算
    • 3.5 if 的嵌套
    • 3.6 随机数的处理
  • 4. 循环
    • 4.1 程序的三大流程
    • 4.2 while 循环基本使用
      • 4.2.1 while 语句基本语法
      • 4.2.2 Python 中的计数方法
    • 4.3 break 和 continue
    • 4.4 while 循环嵌套
  1. 首先进入 cmd 窗口,输入 D: 即可进入磁盘D下
  2. 然后输入 python 即可以连接python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3. 可以通过 print 进行打印内容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1. 注释

注释即对代码的解释说明,可以将某一部分的作用呈现给他人,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1. 单行注释:一般放在被解释的代码上方或后面
 # 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输入判断
result_user = re.search(r"^[a-zA-Z]+$", user)   # 限制用户名为全字母
  1. 多行注释:对代码块或者某块函数进行说明
"""
防止sql注入,如:select * from admins where admin_name = '' or 1=1 -- and password='';
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输入判断
"""
result_user = re.search(r"^[a-zA-Z]+$", user) 
  1. 单行注释快捷键:Ctrl+/

2. 变量

  1. 作用: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数据,变量就是用来临时存储这些数据的
  2. 定义:变量名 = 值
    “=” 左边是变量名
    “=” 右边是想要存储在变量中的值
  3. 标识符:标识符就是变量名、函数名
    ● 标识符可以由字母、下划线和数字组成
    ● 不能以数字开头
    ● 不能 与 关键字 重名
  4. 关键字

False、None、True、and、as、assert、async、await、break、class、continue、def、del、elif、else、except、finally、for、from、global、if、import、in、is、lambda、nonlocal、not、or、pass、raise、return、try、while、with、yield

2.1 变量命名规则

  1. 所谓命名规则可以理解为惯例,并不是强制要求与绝对,只是为了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 在Python中 标识符 是区分大小写的
    ● 在定义变量时,为了保证代码的格式,= 前后需要保留一个空格
    ● 在python中,如果变量名 需要由 两个或者多个单词组成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命名
每个单词都使用小写字母
单词与单词之间用 下划线连接 '\\_'
例如:first_ name ,last_name,qq_name
  1. 当变量名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成时,可以利用驼峰命名法来命名
    小驼峰式命名法
    第一个单词以小写字母开始,后续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例如:firstName、lastName
    大驼峰式命名法
    每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都采用大写字母
    例如:FirstName、LastName、CamelCase

2.2 变量的类型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1. 数字类型:整数和小数
  2. 字符串类型:除了数字类型的数据,我们处理更多的就是字符串数据,例如word中编辑文本, 其实就是在处理文本信息, 这些文本信息我们可以叫做字符串类型.在Python 程序里, 无论任何字符写到两个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内部, 我们称之为字符串
  3. 布尔类型: 用于表示逻辑运算结果, 该变量只有两个值, True 或 False
  4. Python中定义变量时不需要指定类型, Python 会根据赋的值来推导变量的类型. 我们可使用 type() 函数来查看变量的类型

2.3 不同类型之间的运算规则

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 含义 例子
+ 加法 10+10=20
- 减法 20-10=10
* 乘法 10*10=100
/ 除法 10/10=1
// 取整数 返回除法的整数部分(商) 9//2=4
% 取余数 返回除法的余数 9%2=1
也称作次方、乘方 23=8

复合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含义 例子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 c=a+b:将 a+b 的结果赋值给c
+= 加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减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乘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除法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取整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取模(余)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 a
= 幂赋值运算符 c = a 等价于 c = c a

注:

  1. 数字和数字之间可以进行所有的运算
  2. 数字和字符串之间只能进行乘法运算
  3. 字符串和字符串之间可以进行加法运算

2.4 变量的输入和输出

2.4.1 print 函数使用

  1. 普通输出变量
print(12345);   # 12345
age=23;
print(age);    # 23
  1. 格式化输出变量
常用格式化字符 含义
%s 字符串
%d 有符号十进制整数,%06d表示输出的整数显示位数,不足的地方使用0补全
%f 浮点数,%.2f 表示小数点后只显示两位
%% 输出%
# 定义名字、年龄、工资变量
name = '大西瓜'
age = 21
salary = 2011114.547
# 格式化字符串
format_string = '我的名字是%s, 我的年龄是%d, 我的工资是%.2f'%(name, age, salary)
# 输出格式化后的字符串
print(format_string)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2.4.2 input 函数使用

input 函数主要用于从键盘获取数据,输入的数据需要用变量接收,但是需要注意,无论我们输入的数据是小数、整数、还是字符串,该函数都当做字符串类型来获取

commpany = input("请输入公司名称:")
name = input("请输入姓名:")
title = input("请输入你的职位:")
tel = input("请输入你的电话:")
email = input("请输入你的邮箱:")print("*" * 50)  # 打印50个星号
print()  # 打印空行
print('%s' % (commpany))
print()  # 打印空行
print('%s(%s)' % (name, title))
print()  # 打印空行
print("电话:%s" % tel)
print("邮箱:%s" % email)
print("*" * 50)print('''公司姓名''')
print("*" * 50)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三个单引号,表示多行输出

2.5 变量的类型转换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函数完成变量类型的转换:

  1. int(val):将变量 val 转换为 int 类型
  2. float(val):将变量 val 转换为 float 类型
  3. str(val):将变量 val 转换为 str 类型
price=input('请输入西瓜的价格(单位:元/斤)')
weight=input('请输入苹果的重量(单位:斤)')
total_price=float(price)*float(weight)print('西瓜的总价格是%.2f元'%(total_price))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3. 分支语句

判断语句又被称为“分支语句”,正是因为有判断,所以程序才会有多分支
if 的条件是逻辑表达式,执行结果是True 或 False

3.1 判断的定义

  1. 如果条件满足,才能继续做某件事情
  2. 如果条件不满足,做另外一件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

3.2 if 判断语句基本语法

  1. 在 python 中,if语句用来进行判断,格式如下:
if  判断的条件:条件成立时,要做的事情……

注意:代码的缩进为一个tab键,或者4个空格 —— 建议使用空格
● 在 Python 开发中,Tab 和空格不要混用!
● if 语句以及缩进的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代码块

# 1. 定义年龄变量
age = 18
# 2. 判断是否满18岁
# if语句以及缩进部分的代码是一个完整的代码块
if age >= 18:print("可以去网吧了")
# 3. 无论条件是否满足都会执行
print("这里什么时候执行?")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3.3 else 处理条件不满足的情况

  1. else 格式如下
if 要判断的条件:条件成立时,要做的事情……
else:条件不成立时,要做的事情……
  1. if else 语句以及各自的缩进部分共同是一个完整的代码块
sal=input('今天发工资吗?')if int(sal):print('先还信用卡')
else:print('还是购物吧')
print('做梦吧!!')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aa=input("是否有车票:")
bb=input("刀的长度:")
has_ticket=bool(aa)
knife_length=float(bb)print('有票?',has_ticket)
print()
if has_ticket: #就是  if has_ticket==true:if knife_length<=20:print('安检通过')else:print('安检不通过')
else:print('没有票,不允许进门')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3. 多条件分支 elif

age=22
discount=1
if 18>=age>=0:discount=0.5print('折扣是:%d 折' % (discount * 10))
elif age>18 and age<60:discount = 0.8print('折扣是:%d 折' % (discount * 10))
elif age>60 and age<70:discount = 0.4print('折扣是:%d 折' % (discount * 10))
elif age > 70:discount = 0print('免门票')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3.4 逻辑运算

  1. 在程序开发中,通常在判断条件时,会需要同时判断多个条件
  2. 只有多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够执行后续代码,这个时候需要使用到逻辑运算符
  3. 逻辑运算符 可以把多个条件按照逻辑进行连接 ,变成更复杂的条件
  4. Python 中的逻辑运算符包括: 与 and / 或 or / 非 not 三种

3.5 if 的嵌套

import randomp=input('请输入石头(1)/剪刀(2)/布(3):')
p=int(p)
c=random.randint(1,3)
print(c)if p==1:if c==1:print('平局@_@')elif c == 2:print('我输了T_T')elif c == 3:print('我赢了^_^')else:print('请电脑重新出拳!')
elif p==2:if c==1:print('我输了T_T')elif c == 2:print('平局@_@')elif c == 3:print('我赢了^_^')else:print('请电脑重新出拳!')
elif p==3:if c==2:print('我输了T_T')elif c == 3:print('平局@_@')elif c == 1:print('我赢了^_^')else:print('请电脑重新出拳!')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注:两个等号是等于,一个等号是赋值

3.6 随机数的处理

  1. 在Python中,要使用随机数,首先需要导入随机数的模块—— “工具包” import random
  2. 导入模块后,可以直接在模块名称后面敲一个. 然后按Tab键,会提示该模块中包含的所有函数
  3. random.randint(a, b),返回[a, b]之间的整数,包含a和b
print(random.randint(12, 20))  # 生成的随机数n: 12 <= n <= 20
print(random.randint(20, 20))  # 结果永远是 20
print(random.randint(20, 10))  # 该语句是错误的,下限必须小于上限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4. 循环

● while 循环基本使用
● break 和 continue
● while 循环嵌套

4.1 程序的三大流程

● 在程序开发中,一共有三种流程方式:
● 顺序——从上向下,顺序执行代码
● 分支—— 根据条件判断,决定执行代码的分支
● 循环—— 让特定代码 重复执行

4.2 while 循环基本使用

4.2.1 while 语句基本语法

初始条件设置 —— 通常是重复执行的 计数器,格式如下
while语句以及缩进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代码块

while 条件(判断计数器是否达到 目标次数):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1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2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3...(省略)...处理条件(计数器 + 1)
i=0
sum=0
while i<=100:sum+=ii+=1
print(sum)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4.2.2 Python 中的计数方法

  1. 常见的计数方法有两种,可以分别称为:
    自然计数法(从1开始)—— 更符合人类的习惯
    程序计数法(从0开始)—— 几乎所有的程序语言都选择从 0 开始计数
  2. 因此,大家在编写程序时,应该尽量养成习惯:除非需求的特殊要求,否则循环的计数都从 0 开始

4.3 break 和 continue

  1. break和continue是专门在循环中使用的关键字
    ● break某一条件满足时,退出整个循环,不再执行后续重复的代码
    ● continue某一条件满足时,不执行后续重复的代码,退出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2. break和continue只针对当前所在循环有效
i = 0
while i <10:
# break 某一条件满足时,退出循环,不再执行后续重复的代码# i == 3if i == 3:        breakprint(i)i += 1
print("over")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i = 0
while i <10:
# 当 i == 7 时,不希望执行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if i == 7:
# 在使用 continue 之前,同样应该修改计数器
# 否则会出现死循环i += 1continue
# 重复执行的代码print(i)i += 1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4.4 while 循环嵌套

  1. print() 在入参后面自带一个换行符 (\\n),没有参数直接打印换行符(回车)
  2. 打印成一行,print(‘*’,end=‘’), end=‘’ 替换\\n
i=1
while i<=5:j=1while j<=i:print('*',end='')j+=1print()i += 1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制表符:‘\\t’,相当于按一下tab键

i = 1
product = 1
while i <= 9:j = 1while j <= i:product = i * jprint('%d*%d=%d' % (i,j,product),'\\t',end='')j += 1print()i += 1

【Python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基础语法学习
字符串中的转义字符

  1. \\t 在控制台输出一个制表符,协助在输出文本时垂直方向保持对齐
  2. \\n 在控制台输出一个换行符
  3. 制表符的功能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按列对齐文本
转义字符 含义
\\ 反斜杠符号
\\’ 单引号
\\" 双引号
\\n 换行
\\t 横向制表符
\\r 回车

若有错误,还望友友加以指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