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向刘邦同志学习!

向刘邦同志学习!

向刘邦同志学习!

引言

最近在知乎闲逛,无意中看到一个问题,即刘邦最大的才能是什么?,顿时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于是就留心多翻了一些回答,发现其中有一个叫张福来的用户的回答深得我心,遂果断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为什么偏偏是刘邦?因为他值得我们学习,就连毛主席都说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可见其厉害之处,反正我本人对刘邦非常佩服,且常有效仿之意,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以下便是知乎用户张福来对刘邦最大的才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刘邦最大的才能是什么?

刘邦首先是一个游侠,一个带头大哥,而且这个带头大哥厉害之处就在于:

  • 第一,勇烈。
  • 第二,善于团结同志。
  • 第三,善于学习。
  • 第四,意志力极强。
  • 第五,待人亲厚。
  • 第六,喜欢听取别人意见,但决断能力极强。
  • 第七,执行力极强。
  • 第八,知错就改。
  • 第九,知天命。

以上九条你能做到一条,人生便可风顺,做到两条,你便超出常人,如若你能做到三条,那就可为之人杰了,若你能做到九条,那便可为龙,静则藏于九渊之下,动则遨于九天之上。

勇烈

始皇未死而落草为寇,然后静待天下大势,接着提三尺之剑荡平天下,与项羽在荥阳一带大战七十小战四十,打得天下肝脑涂地,以致刘邦大创十二,矢石贯通伤四处。要知道,楚汉之争,刘邦可是进攻一方。身为汉王,军阵之中,身先士卒,便可知这人不是一般的猛!

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国武安君是白起,楚国武安君是项燕,然则有人知道继承项燕名号的可是他武安侯刘邦,注意,这可不是宋义、项羽这些人哟!

善于团结同志

说到善于团结同志,除毛主席之外,我想,则非刘邦莫属了。

想一想也是,无论是萧何、曹参、周勃等沛县功勋,还是郦食其等带兵来投,或是张良这种本是他人之臣,或是韩信这种孤家寡人,亦或者陈平这种名声不好之人,刘邦都能善于把握,乃至于像彭越、英布这种人,刘邦都能将其放在极其适合的位置上,让人心甘情愿为之卖命。

毛主席不是说过么,何谓政治?政治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而刘邦则完美符合这一点。

善于学习

刘邦刚开始起事时,也有打仗不顺的时候,甚至还遭到过雍齿等人的背叛,但刘邦这人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可想而知,之后他打起仗来自然就是变得越来越顺了,当然,也就再没有出现过手下哪个将领反叛的事情了。

从一个落草为寇的起义军头领,变成一个气吞万里的统帅,直到加冕皇帝,无论是是带兵打仗,还是政策制定,乃至识人用人,刘邦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始终都在不断进步。

意志力极强

这一点就不用说了,看看刘邦一生所做过的事你便什么都知道了。

项羽是最难啃的骨头吧,刘邦作为征讨一方,始终站在最前线跟项羽死磕,已经是汉王了,而且还是天下第一大诸侯王,手下也人才济济,但我就是跟你干,不干死你誓不罢休。六十多岁生了病还亲率军队平了英布,花花世界温柔乡可曾腐蚀过刘邦平天下的意志力!

相反,我们比较熟悉的曹操曹老板,就打出过即得陇何望蜀的感叹,然后没走多远又后悔了,岂不是贻笑千古!

待人亲厚

这一点就是人格魅力了,刘邦曾经骑在周昌脖子上问,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周昌说,你就是夏桀商纣之流。刘邦听完哈哈大笑,一种你骑在你朋友身上让他叫爸爸,他说滚你娘的喜感。这种事发生在朋友兄弟身上很正常,但是可何曾发生过在上下级身上,甚至皇帝身上过?有了权力,便是一小吏也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摆一下官威。

待人亲厚,给人以尊重(总感觉有点怪怪的😂),我想,这便是刘邦下属愿意为刘邦赴汤蹈火的原因吧!

喜欢听取别人意见,但决断能力极强

常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凡能够建功立业、称雄一世的明君英主,他们都善于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而刘邦则正是这种人。

我想,有点历史基础的人都知道刘邦是非常喜欢别人提意见的吧!喜欢别人提意见归喜欢,但难的是什么呢?难的是去执行,而更难的则是去分辨和决断。军师甲说:我有上中下三策;谋士乙说:我也有上中下三策;甚至周围还有十多个人各抒己见,最后你听谁的呢,听了又会怎么去做呢。而这就需要咱们的刘老三站在一定高度去判断了,并且还得迅速决断。

当我们纵观楚汉历史时,可以发现刘老三的决断几乎没出过错,他总是能在无数选择之中选择最优解,由此可见,刘老三对于天下大势、人心的把控,强的可不是一般啊!

执行力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