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学术论文投稿之同行评审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哪些偏见?

学术论文投稿之同行评审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哪些偏见?

学术论文投稿之同行评审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哪些偏见?

同行评审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相互信任,以及需要参与各方都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作为审稿专家,向作者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同行评审过程中,若有任何偏离客观性的行为,均属于偏见。大家都希望同行评审可以保持公众客观,但事实上,在同行评审过程中,也会遇到存在偏见的审稿专家。同行评审的偏见又会加剧其他偏见,比如地区偏见,导致期刊编辑面对来自某一特定地区的作者文章时最终拒稿率较高。

同行评审过程中的偏见不光来自审稿专家,也有可能来自期刊编辑。

那么,同行评审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偏见呢?

1. 科研声誉-学术界的「马太效应」

稿件署名中如果出现了享有学术盛名科学家的姓名,得以发表的可能性将因此提高,而如果稿件中资深作者的姓名被隐匿,则发表的可能性反过来会下降。

这就导致了地位已知的作者容易受到“姑且信之”态度的纵容,也就是相对牵强的论证、不太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也可能被评审者接纳;而没有地位或未显示姓名的作者,无论在研究设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要经历更严格的审查。

2. 作者信息-作者的学术机构、地理位置、文化或性别等

当同行评审审稿人看到作者的信息时,可能会对其所在学术机构、地理位置、文化或性别产生偏见。

比如,有些同行评审审稿人可能在未阅读稿件的情况下,仅看到作者来自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就认定稿件论文的语言需要修改润色。或者,也有可能是来自期刊编辑的偏见,期刊编辑可能会根据投稿稿件的作者信息,如作者的学术单位或国家来进行判断,如果作者的学术单位不是那么有名,或者作者来自某个特定的国家,这些因素甚至可能导致期刊编辑最终决定这篇稿件不能进入同行评审流程。

但有时情况相反,如果作者所在学术单位的名声很好,期刊编辑或审稿人也可能因此对投稿稿件的评价虚高。

3. 研究结果-挑战固有认知的结果

学术研究是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有时,新的发现可能挑战固有认知。因此,在遇到新颖且出乎意料的研究结果时,一些审稿人可能会固执己见,要求作者修改分析其研究结果或直接拒稿。

一大批诺奖获得者的研究都曾被期刊拒稿,例如罗莎琳·萨斯曼·耶洛,她因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她曾把这项研究工作投稿给老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然后被拒稿,理由是期刊编辑认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实现她文章中的工作,因此她的论文是有重大缺陷的。还有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也曾惨遭拒稿,他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并亲自喝下一试管的幽门螺杆菌而患上胃溃疡来证明这个重大发现,因为当时主流思想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所引起的,而非菌类感染所致。所以审稿人在拒稿信中礼貌地感谢他的投稿并希望他能在根据同行评审意见修改自己的工作以后再重新投稿。

4. 利益冲突-同领域的研究冲突

审稿专家是来自同领域的学者,因此有时候无法完全避免偏见,在激烈的竞争下,可能会出现审稿人对会威胁到自己的工作的论文给出负面评价的情况。因此,当作者确实遇到审稿意见极度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向期刊编辑申诉

如何规避偏见?

为了尽量规避同行评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偏见,因此:

  • 期刊编辑在邀请审稿人时,需要确保审稿人不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 如果审稿人认为一篇投稿相关信息,比如作者的学术单位等,会影响到个人判断时,应拒绝审稿邀请。

  • 还有一些期刊在探索新型同行评审模式,比如双盲同行评审(作者与审稿人的身份相互隐瞒);三方匿名同行评审(将作者的身份对期刊编辑隐瞒)和公开同行评审(同行评审的整个过程,包括审稿人的评论与作者的回复均对外公开)。

• 本文素材来源:网络,转载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告知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