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类对象

类对象

类对象

一、类初识

类:表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行为
对象:一个类的实例

如下图,通过狗这个类进行详解
类对象
这是一个Dog类
对象:斗牛犬、小猎犬、牧羊犬
类中的属性:breed(品种)、size(大小)、color(颜色)、age(年龄)、
类中的方法:eat()、run()、sleep()、name()

二、类和类的实例化

2.1声明一个类

Java中使用关键字class声明一个类
类对象
类对象
类对象

2.一个源文件可以有若干个普通类,即(class)声明的类
3.类的命名:采用大驼峰命名法,每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如:Person、ChinaPerson

2.2类的实例化

类就是一类对象的统称。对象就是这一类具体化的一个实例。
定义一个类只是规定了一类对象所具备的属性和行为(模板)。
有了类,可以根据类产生对象(类的实例化)。
一个模板可以实例化多个对象,也就是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
用关键字new来产生对象
类对象

三、类详解

3.1成员变量

类中的属性成为成员变量

1.如何通过对象来使用类中的属性?
使用"."操作符
类对象
2.属性的默认值?
基本数据类型,默认值为0
引用数据类型,默认值为null

类中的成员变量(定义在类中的属性)与对象有关,当有对象产生时,才会开辟内存、分配空间。
类对象
类对象
类对象
类对象
当不使用字段的默认值时,可以就地进行初始化
类对象

3.2成员方法

类中的方法称为成员方法


//声明Person类
class Person{//属性String name;int age;void show(){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name+",My age is:"+age);}
}//主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 = new Person();Person per1 = new Person();per.name = "zs";per.age = 15;per1.name = "ls";per1.age = 18;per.show();per1.show();}
}

类对象

3.3 static关键字

1.修饰变量(类属性)
2.修饰方法(类方法)
3.修饰代码块(静态块)

3.3.1类属性(静态变量)

当一个类中的属性,该类所有对象值都相同,此时这个属性不再与具体对象相关,而与所在类相关,属性使用static修饰,表示类属性。
所有的静态变量在JVM方法区中存储
类对象
类对象
上面代码的内存空间的划分:
方法区存储所有静态变量(类属性)和常量类对象

  1. static修饰的变量称之为类的静态变量或者类属性,直接使用类名称来访问,不推荐使用对象访问。
    类对象
    2.在Java中static关键字不可能出现在方法中
    类对象
    3.常量:final关键字修饰,定义时必须初始化并且之后无法修改。一般情况下,final搭配static使用
    类对象

常量的命名规则:所有单词全部大写并且每个单词间以下划线分隔,如:SCHOOLE_NAME

3.3.2 类方法(静态方法)

类中使用static修饰的方法成为类方法,与对象无关
类方法使用类直接调用

class Person{//成员变量(实例变量)String name;int age;//静态方法(类方法)static String country = "中国";//成员方法(实例方法)void show(){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name+",My age is:"+age);}//静态方法(类方法)static void printCountry(){System.out.println("Person country is:"+country);}
}//主类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调用show方法必须要有对象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show();//调用printCountry方法,直接使用Person类调用Person.printCountry();}
}

在成员方法中能调用静态方法,但在静态方法中不可以调用成员方法。因为成员方法需要对象才能使用,而静态方法不需要。

3.4.getter和setter方法

当类中的字段被private修饰之后,这时候就必须使用getter和setter方法。
类对象
当属性被private修饰后,类的外部(调用者)需要使用该属性,则需要类提供对外的getter(取得属性值)和setter(设置属性值)方法。

3.5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一类特殊的方法,使用关键字new实例化新对象时会被自动调用,用于完成初始化操作。
语法:
public 类名称(参数…){ }
是没有返回值声明

1.若类中没有提供构造方法,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无参构造
类对象
2.若自定义了构造方法,则系统不再会生成无参构造
类对象
3.构造方法存在重载
重载的定义:在同一个类中,定义了若干方法名称相同,只是参数的个数或者类型不同。
下面自定义的无参构造和带有两个参数的构造方法刚好形成了重载。
类对象

3.5.1 构造方法的调用

一个类产生对象的两个阶段:
1.为对象分配空间new
2.编译器调用构造方法来进行对象的初始化操作

3.6 this关键字

3.6.1 this修饰属性

this修饰成员变量,表示直接使用类中的成员变量
类对象
类对象
明明已经赋值但结果却显示为空,这是因为编译器的
就近匹配原则
此时因为成员变量的命名和方法形参的命名一致,由于就近匹配原则,此时name=name实际上是形参自己=自己,根本没有修改成员变量的值。

而使用this修饰成员变量可以打破就近匹配原则
使用this.属性名直接调用类中的成员变量
类对象
类对象

3.6.2 this修饰方法

3.6.2.1 this调用类中的成员方法

this.方法名
类对象

3.6.2.2 this调用构造方法

1.语法:this(构造方法参数列表)
类对象
2.当在构造方法中调用其他构造方法,此时该语句必须写在构造方法首行。
类对象
3.构造方法的相互调用不能成环,必须线性调用
类对象

3.7代码块

使用{}括起来的就称为代码块,根据代码块出现的位置和修饰符进行以下划分:

3.7.1普通代码块(了解就成)

定义在方法中,使用{}的代码称为普通代码块
类对象
只在{}区域内生效,出了代码块就会被销毁。

3.7.2构造块

定义在类中,直接使用{}括起来的代码称为构造块
类对象
类对象
构造块优先于构造方法执行,并且有几个对象产生,构造代码块就执行几次。

3.7.3静态块

定义在类中,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的代码块,成为静态块。
类对象
类对象

静态块优先于构造块执行,与对象无关,在类加载时调用,并且当该类被加载后,只调用一次。

3.8 toString方法

当引用数据类型直接使用println输出时,实际上println调用的就是该类的toString方法()
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