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 行者无疆(二)
目录
1.技术铸品牌之基
2.应用场景壮品牌之骨
3.传播强品牌之势
应用场景壮品牌之骨
大疆从推出精灵第一代开始,便被认为开创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实现了年均100%的增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大疆占据着国内超过70%的无人机市场份额,而从全球来看,这一数据是80%,在全球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堪称举世无敌。
大疆无人机造福了全球影像创作者,在大疆今年年初发布的2021飞行报告中显示,仅国内就有178.62万用户,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近4468万次起飞,平均每秒钟就有1.5架无人机在天上飞,相当于往返登月47次,其中最厉害的一位用户一个人一年就飞了3120公里,相当于从哈尔滨飞到了海口。而整体拍摄数量上,国内用户一年共拍了1.31亿张照片和1.89亿段视频。
在成为消费级场景绝对头部品牌后,大疆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空间,2019年5月发布了第一款运动相机“DJI Osmo Action”,即“灵眸运动相机一代”,一经推出就脱销。
近年来,大疆聚焦为传统行业赋能,充分发掘无人机技术在基础设施巡检、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数字化建设等多领域发挥积极价值。在农业、军事、环保、建筑、自动驾驶、教育、建筑等场景广泛应用,并提供包含无人机飞行平台、多样化负载、专业软件、售后服务与飞行培训等服务。
2020年,大疆还发起应急救援联盟,发动无人机救援力量,联合32家首批成员开展服务。
而近期发布的Mavic系列,则聚焦测绘、搜救、安防、电力巡检等基层作业各类应用场景,为能源行业智能化体系的全面建设带来生产力变革及效率提升。
从消费领域到行业应用领域的品牌跨界,既维持了品牌已有的广度,又在千行百业的行业场景中拔高了品牌的厚度,完成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齐头并进,更进一步夯实了品牌护城河。
汪滔在一场见面会上提到:“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无人机公司3D Robotics,这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不过我们不担心,因为他们的营业额是我们十分之一。”
大疆如此“硬气”的背后,离不开沁入消费者脏腑里的品牌口碑,更离不开已融入千行百业应用场景行业用户骨血里的忠诚。
传播强品牌之势
大疆以一流的技术,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内涵,其划时代的无人机系统与影像解决方案,不断刷新用户体验,开启了全球“天地一体”的影像新时代,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难以撼动的品牌领先者。目前,大疆全球员工达14000人,除深圳总部外,在北京、上海、香港、东京、洛杉矶、法兰克福等地都设有办公室,业务和服务带动品牌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王韬和大疆被外界认为是低调内敛的技术流,但以美国为基点全球市场的成功开拓,离不开品牌营销造势之力,而王滔及其团队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
早期,主要由汪滔将产品向业余者推销,或在小型贸易展及数码器材展上展示。后几乎参加了包括科隆Photokina世界影像博览会、日本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德国纽伦堡国际玩具展览会以及CES国际电子消费展等所有知名展会。
从2013年开始,大疆参与了独立电影节,并在《摩登家族》、《神盾局特工》、《国土安全》等热门美剧中以品牌植入进行传播。
2014年,大疆新增了包括亚马逊在内的12个北美地区航空摄影供应商、电商渠道,并在巴西世界杯决赛上实现品牌曝光 。
2015年,大疆“悟”直播了在洛杉矶举办的“Air + Style”单板滑雪比赛,被认为开创了无人机用于大型现场直播的先河。
目前大疆已构建了官网、国内外主要电商平台、国内外社交平台等全媒体传播渠道。
大疆进军全球市场的历程,遵循了科技品牌从早期小众专业用户,逐步跨进非专业大众用户的历程。并创新应用影视植入和赛事直播等形式,紧贴生活和娱乐化场景,通过全渠道,传播品牌最强音。
而且,品牌全球化是战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受众特性,选择具体的运营策略和操作手段是战术。战略求同,战术存异是品牌全球化的基本操作思路。例如TikTok品牌出海随机调整产品和运营策略,阿里云品牌出海的战略联盟和“生态部署“、”本地化“、”深耕东南亚,保持亚太第一“的三大策略已经产生了实际的效果。亚马逊AWS云 “全球优势 植根本地”中国战略,以及北京及宁夏共推出超过400项新服务和新功能等,都是遵循这一思路。
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龙头品牌,大疆品牌溢价能力和前景无疑被资本市场看好,超高的估值也说明了这一切。有投资机构测算:若含教育机器人、无人车配件及辅助驾驶等新业务,大疆估值在2022年可达1500亿美元;若不含新业务,也可超过1000亿美元。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来自美国的禁令,正在成为大疆的外患。随着近期大疆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供应链面临严格审查和断裂风险,还有旷日持久的专利侵权诉讼。
内忧方面,增长面临天花板,业绩压力山大。迟迟未见IPO动向和下一轮融资安排,据说让不少投资人被动焦虑,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竞价风波表明投资人的退出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大疆正在发力的植保无人机商用市场、智能教育市场、无人车市场,要么早有强悍对手林立,单就无人车辅助驾驶领域,和华为、百度阿波罗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要么受强政策驱动明显,路径探索和建立品牌认知也需要时间。
疫情、通胀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如何破局开启新一轮的增长,考验着王滔及其大疆团队的智慧。毕竟,品牌全球化就如长征,从来就是一波三折,曲折前进的。但对真正的行者而言,逆境困境从不来都不是困住前行脚步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