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原书 290千字,本文预计 14千字,拆解比 20:1,预计阅读时长 15分钟

序言

日常工作中,常常因为思维、表达方式不对产生不想要的结果:

  • 写了一个小时的周报,领导却不满意?

  • 跟团队讲了半天自己的想法,可别人就是没理解?

  • 看了很多知识、信息,却一点也没记住?

  • ...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

本文适合的读者对象:所有希望提高思考、讲话、写作、管理、解决问题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人。

第 1 篇 表达的逻辑

第 1 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人类大脑思维天然的喜欢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信息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编辑

图1 思维结构

1.1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人一次能够理解的思想或概念基本大概是 7 ± 2 个,数量越少越容易理解。所以通过将信息分为小于 7 ± 2 个分类,然后递归展开,就形成了一个信息的金字塔。

1.2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人的大脑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作者不挑明这种关系,读者就会自己从中总结归纳总结分类,以便理解各个组合的含义。但是读者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很难对你想表达的内容形成一致的理解,所以我们需要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先总结,后具体,即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不就是总分结构嘛~)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编辑

图2 递进逻辑

1.3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思想、概念的外在结构化表示,伴随着的是内在曾经历过的无数次的抽象概括、改造重组。作者面对着大量非结构化或结构错乱的元数据,通过对各元数据的分类概括、抽象总结,形成一颗有序思想树。这些元数据就是枝叶,而最终形成的树根就是主要思想、概括总结。

通常,最后形成的思想要符合:

  1. 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1.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统一逻辑范畴

  1.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编辑

图3 金字塔

第 2 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结构中每个方框就是一个主题思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的。

2.1 纵向关系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形成了纵向关系,纵向关系层层递进揭示主题,符合人类的疑问/解答的逻辑反应。

2.2 横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形成了横向关系,横向关系需要通过归纳或演绎方式来对父级思想进行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 4 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沈阳、大连、哈尔滨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2.3 序言

序言(前言、引言)用来针对初始问题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一种结构,是读者和作者思想的初始交汇点。

通常,基于故事结构的序言能够使人容易接受。

第 3 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3.1 自上而下法

通常,自上而下的方法比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容易。自上而下的逻辑类似说“我怀疑你在开车,却没有证据”的证据收集过程。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程序员必备的软技能-金字塔原理拆解(上)

编辑

图4 软件故障解决分析金字塔

3.2 自下而上法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譬如,有时你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有时尚不清楚读者头脑中的疑问,有时则无法确定读者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遇到这些情况时,可以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入手。

自下而上的思考主要适用于手里有一大堆证据,却不知道能得出什么结论的情况,是怀疑你在开车还是啥呢,没有结论,所以需要各个要点(证据),然后找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

以书中排版公司定价高没有竞争力为例,咨询顾问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改善方法等要点。

3.2.1 列出所有要点

问题

1. 排版工作效率低

2. 每项排版任务均采用相同的工序

3.对简单任务的报价没有竞争优势

4. 无法按时完成

5.工资偏低

6. 员工短缺

7. 加班过多

8. 在排字和手工排版熵的效率低于平均水平

解决方案

1. 简化价格便宜的排版任务的工序

2.改变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3.2.2 找出逻辑关系

工资低 ->员工短缺 -> 无法按时完成 ->加班过多 -> 成本过高 -> 价格没有竞争优势

工序没有区分 ->效率低于平均水平 -> 生产效率地下 ->成本过高->价格没有竞争优势

3.2.3 得出结论

如何降低排版成本 <- 简化工序 + 提高工资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 4 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如果是写文章,就是“序言”;如果是演讲,就是“开场白”。

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对于组织读者已知的信息非常有用。你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迅速构思出较短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序言通常只有很少的几种模式。

4.1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文章开头的序言可以用位于金字塔顶端、文章思想结构以外的一个圆圈表示。序言总体向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其意义是: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疑问”。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有关。

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

“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进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比如:

背景 = 需要从多种资本投资方案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
冲突 = 不知道如何评估不确定性风险
疑问 = 是否有可以计算相关风险的使用方法
答案 = 有

背景 = 希望员工才气期望的行为
冲突 = 需要应用激励心理学
疑问 = 如何做到
答案 = 应用本文的观点

背景 = 需求主要产业易经停止发展或受到衰退的的威胁
冲突 = 有人认为产业发展收到威胁是由于市场饱和
疑问 = 这种看法正确吗?
答案 = 不正确,原因是由于管理失误

什么是“冲突”:“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问题的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序言的基本结构“背景、冲突、疑问、答案”,结构顺序的不同代表不同的文章风格。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焦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息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关键句要点(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列出关键点可以让读者在开始阅读的最初 30秒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

一般情况下,序言需要 2~3 段,无须过分使用图表,能够确保引导读者按照你的思路思考之前,读者和你站在同一个位置上即可。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的结构逐个引出。也就是说,当读者对任何一个关键句要点提出疑问时,你应该告诉读者一个简单的故事,以确保读者和你站在同一个位置上。(看上去就是结构嵌套哦~)

编写序言的 3 大原则:

1.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 3 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3.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求

4.2 序言的常见模式

我们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是回答以下 4 类问题之一:

1. 我们应该做什么?

2. 我们应该如何做?

3. 我们是否应该做?

4. 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

本文的目的是回答读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在商务文章中常见的 4 种模式:

1. 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2. 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做”等问句)

3. 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 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4.2.1 发出指示式

这种模式的目的式要求或告诉某人做某事:

背景(S) = 我们打算在会议上叫你们管理货架的新方法

冲突(C)= 为了收到效果,需要你们提供你们所在地区一家存在问题的连锁店的相关信息

疑问(Q)= 我们如何想你提供信息

即:

背景(S) = 我们打算做X

冲突(C)= 需要你们做 Y

疑问(Q)= 我们如何做Y

另一个例子可以简化为:

背景(S) = 你做X

冲突(C)= 必须按 Y 方式进行

疑问(Q)= 什么是 Y 方式

4.2.2 请求支持式

背景 = 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冲突 = 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经费支持

疑问 = 我该批准吗?

答案 = 应该批准此申请,因为

  • 解决该问题刻不容缓

  • 此方案能够解决该问题

  • 采用该方案后节约的成本

  • 我们还可以得出其他好处

4.2.3 解释做法式

经常的,尤其在提供咨询时,你的写作目的时因为某人遇到了问题而你要告诉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即向读者解释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方法式文章的关键句要点结构式有关“步骤”。

背景(S) = 必须做 X

冲突(C)= 还未做好做 X 的准备

疑问(Q)= 如何做好准备

背景(S) = 我们目前的市场预测系统是 X

冲突(C)= 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疑问(Q)= 如何改进,使其正常工作

此例中我们应该分析目前的流程是什么,然后确认正确的流程。通常我们会以为我们已经完全了解问题在哪而,但是如果不将这两个流程做对比,你会遗漏某个重要因素。

这里举了一个市场预测流程的对比,表明了过早的预测导致的问题。

4.2.4 比较选择式

管理者们经常让下属就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还要求提供替代方法。通常,替代方案值的是在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提出的几种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这样的序言类似:

背景(S) = 我们希望做 X

冲突(C)=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 X 的方案

疑问(Q)= 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一旦选择了某种方案就可以围绕评估标准来写关键句要点,进一步的说明选择一种方案以及放弃其他方案的原因。

总结


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 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类归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效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 搭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指出,赞美、赞同能够产生奇迹,越具体,效果越好~

“收藏夹吃灰”是学“器”练“术”非常聪明的方法,帮助我们避免日常低效的勤奋~